临近春节,乡村的集市上逐渐热闹起来,在河南南阳内乡县一座小镇上,笔者见到了一个很传统的卖肉摊位,据摊位的老板李大姐说,他们这样露天搭架子卖肉已经二十多年了,虽然现在超市很多,但这种临街的摊位方便,有很多从乡村来赶集的群众已经习惯了这样买肉。
一个铁架子,三四十个肉钩子,一台电子秤,外加几把卖肉用的刀,就是这个肉摊全部的家当。李大姐最早的时候是自己在家里杀猪,然后把肉拉街上卖,后来不允许个人屠宰了,他们从定点屠宰场里批发肉到街上卖。
由于是露天的摊位,李大姐穿的很厚,她说这是个辛苦生意,夏天热的时候会撑个遮阳伞,冬天冷了也没法挡风遮雪,只能尽量多穿点儿,冷了就跺跺脚。夏天温度高,一般卖到中午就要收摊了,冬天吃肉的人多,肉也不怕坏,摆摊时间会延长一点。
在豫西南地区,人们多管买肉叫“割肉”,过去一般家里来了客人,都要去街口这种肉摊上割一斤或者两斤肉,肉割好了用刀尖扎一个小孔,拿红塑料绳串着,挂在自行车把上,骑回家炒几个盘子或者做一碗熬菜。
由于现在超市里卖肉多是平着放在冷柜里,很少有这样挂着卖,所以肉钩子也不常见了,李大姐这一堆肉钩子是专门请铁匠做的,她说以后估计会做肉钩子的人也不多了。
笔者想买几斤排骨,问了问价钱,不分大小排统一是14块钱一斤,跟城市里二三十元一斤的排骨比起来,确实要便宜不少。李大姐说现在的人吃肉习惯和过去不一样了,过去都是想要纯肉,现在是争着要排骨,来晚了一般还买不到。
城市里的肉往往要分的很细,比如什么部位啥价格,而李大姐这里的肉就两个价格,肉13块钱一斤,排骨14块钱一斤,遇上节假日人多的时候,一天能卖一头猪。
对于快要来到的春节,李大姐还是很期待,因为这是每年生意最好的时候,不过她觉得现在的销量和过去是没法比,过去人们春节割肉分两个用途,一是送礼用的大肉块,二是自己家里包饺子、炒菜用的,现在送礼已经变成了牛奶、鸡蛋,而吃的也没有过去多了。摄影记录|张春光(图文乡土河南原创,剽窃必究)